2022年12月13日,中核五公司“窄间隙TIG焊接机器人”成果通过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成果鉴定。

哪些大咖参与鉴定?
鉴定委员会:
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奇蓁 鉴定委员会主任
中国工程院院士 涂善东 鉴定委员会副主任
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、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核设备安全与可靠性中心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、华能海南昌江核电有限公司、中广核工程公司、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、中核海南核电有限公司、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、中国核电工程公司、中核二三公司等行业专家担任鉴定委员。
专家组通过观看装备模拟工艺演示,听取成果汇报,详细审阅相关资料,一致同意通过成果鉴定。
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参加鉴定会。

研发背景
核电站主管道是连接核反应堆与蒸发器的"大动脉",属于核一级设备,主管道接头焊接质量直接影响核电站的安全运行。核电技术从二代发展到三代,主管道焊接工艺也从手工焊接发展到高质量窄间隙TIG焊。而窄间隙TIG焊接机器人则是目前焊接核电站"大动脉"主管道的关键核心装备,依赖国外进口成为“卡脖子”问题。

研发历程
为了解决设备依赖国外进口的“卡脖子”问题,中核五公司结合在10余年核电工程厚壁管自动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基础数据,潜心研发,从设计、加工、组装到调试、应用,先后攻破20余项技术难点,并融入远程数据处理、高清熔池视觉传感、语言识别等智能技术,使得操作更简单,控制更精确,更符合核电安装工程使用需求特点。成果已在核电工程、石化工程中应用,装备整体功能和稳定性得到验证,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。

项目什么水平?
鉴定委员会认定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重大意义
鉴定委员会专家经过充分讨论,一致认为,实现核电站建设关键核心装备自主化,对于提升我国核电工程建设能力,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,推进碳达峰、碳中和,保障核电“走出去”具有重要意义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,面向国家重大需求,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,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。中核五公司科技创新团队将持续贯彻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创新是第一动力”理念,踔厉奋发、埋头苦干、奋勇前进,为促进我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