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核工业学院天津校区建设如期完成,已具备启用条件,这意味着中核集团拥有了一个规模较大、现代化水平较高、配套较为完善的教育培训基地。
核工业学院天津校区占地418亩,总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,拥有功能完善的体育馆、图书馆等设施,具备举办培训、会议、论坛等功能。天津校区如期建设并即将启用,有助于更好实现核工业党校/核工业学院“党建前沿阵地、人才培养摇篮、硕博教育基地、决策支持平台”的功能定位,在人才培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,为集团公司“三位一体”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更为坚强有力的教育培训保障。
集团公司总经理、党组副书记顾军在核工业学院天津校区检查指导工作时强调,核工业学院要以此为新起点,高质量开展教育培训工作,高水平服务集团公司发展,努力培养造就堪当大任的新时代核工业建设者。
一、用活数字孪生工具优化施工工艺
项目伊始,中核华兴加强统筹规划,利用好数字孪生在工程领域的工具,提前组织编制BIM全流程实施方案、新技术实施手册、实施管理体系等保障体系。在项目设计阶段,充分发挥了三维建造在总承包项目中的优势,不断优化设计成本,提升设计品质。
进入施工阶段后,中核华兴创新管理模式,先后攻克了体育馆网架吊装、大礼堂钢梁吊装等难关,实现了“以用促研、以研保产”,逐步形成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BIM数字化应用体系,荣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、江苏省建筑业协会、天津市建筑业协会组织的多项省部级BIM奖项并成功申报BIM协同设计、算量等多项著作权证书,加速赋能工程项目的数字化交付,确保多个施工节点目标顺利完成。
二、用好智慧工地提升管理效率
中核华兴依托智慧工地管理信息平台的人员实名制、安防监控、绿色施工、烟感消防等多个模块,实现对工程项目的智能化、可视化、精细化管理,确保工程建设高标准高效率推进。
项目管理人员通过智慧工地门禁系统了解当日现场作业人员数量,利用智能安全帽定位查看各楼栋人员数量分布,实现作业人员动态管理;通过AI智能摄像头对进出工地违规行为进行抓拍并按日梳理统计,及时进行教育和适度处罚;项目部设置扬尘监测及雾炮联动系统,当现场扬尘达到后台设置的预警值时,雾炮机自动启动并进行喷淋,确保扬尘不超标,保证项目文明施工;在项目部档案室、厨房储藏室、项目部仓库内均设置烟感感应系统,当发生火灾产生烟雾达到预警值时会发出报警信息,提醒项目部及时发现并处理,避免出现损失。
三、联合党支部与中新生态城党群工作部开展党建联建交流活动
由于项目时间跨度长、参与施工单位多,为最大限度凝聚发展合力,核工业党校项目及时成立联合党支部,将支部组织生活与项目管理工作相结合,推动党建联建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。
依托项目部打造红色宣传阵地,营造良好舆论氛围;规范现场企业文化标识,全方位展示企业品牌形象;充分发挥项目现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;通过开展党员突击队、青年突击队活动,号召党员、青年员工积极投身于急、难、险、重的任务中;主动联合中新生态城党群工作部开展党建联建,组织“核铸强国梦-中国核工业发展史”专题学习活动,实现了与地方政府的良好沟通,保障参建人员以更大热情投身项目建设,推动核工业党校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。
在天津校区的建设过程中,中核华兴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“六大控制七个零”高质量精细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,采用全过程项目管理,坚持高标准、高起点,全力推进学校类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创新,打造集团内的标杆工程。